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城同创·共建文明 > 精彩图片

(跳出恩施看恩施)“花园”如何持续“满园春色”


    发布时间:2017-08-30 11:40:00     来源:www.635288.com

以花为“媒”,“嫁接”全域旅游,巴东县野三关镇做足“花经济”

“围城”下的恩施,“花园”如何持续“满园春色”?

 记者 严鹏 

  编者按:当前,旅游业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全域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场革命来抓,旅游发展呈现出“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全时多元景区格局初步成型”的生动局面。

  革故鼎新,聚焦发力全域旅游,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因地制宜探索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如何应对由全域旅游引发的旅游行业的思维变革、经营变革、管理变革、观念创新,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网从今日起,开设(跳出恩施看恩施)专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解析全域旅游面临的全新挑战,助推恩施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巴东野三关森林花海。

恩施市屯堡乡万花云海。

  八月未央,繁花盛开野三关。

  8月8日,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780余亩的巴东野三关森林花园盛装迎客,四方宾朋畅游“花海”,尽享夏季“一泓清凉”和“满园花色”,避暑之镇野三关,做足“花经济”,旅游蓄势待发。

  “好凉爽,空气好,景色好,不想走。”来自武汉的吴先生对野三关赞叹不绝。

  围绕“花海”做文章,野三关镇打破思维惯性,突破“瓶颈”寻找发展支点。

  “花海只是‘甜品’,如果能让游客把‘正餐’和‘点心’吃完,那我就成功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党委书记邓亚敏着眼“一盘大棋”,做“大旅游”。

   打造景点如烹精致点心,有品有味而优质;拓展全域旅游如做满汉全席,点面结合而融合。

  练好内功,培优景点,融合产业。思维出“牢笼”,行动天地宽,野三关以花为“圆心”,文化中讲故事、民俗里说古今、山川间显奇观,游客喜欢来,留得住。

  花香引客来,开园期间,2万多人赏花悦景,5万多名纳凉避暑,铁厂荒不再“荒”,野三关不再“野”。

  从看风景到“卖风景”,“花海”+产业融合结硕果。

  “民俗街开张营业,游客络绎不绝。”野三关镇石桥坪村支部书记邓习爱说,8月8日当天接待游客10000多人次,当晚有3000多人观看了篝火晚会。

  “8月5日一天,三峡饼1号店卖了近10000元。”湖北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游客众多,忙不过来。

  沾花海的光,从七月开始,全镇酒店宾馆客房入住率从55%上升到100%,生意持续火爆。

  从一朵花到满园花色,从看花到“卖花”,“花经济”持续发酵和升温,“花旅游”唱响旅游主旋律,赏花经济成为全域旅游的看点和亮点。

  长江之滨的巴东县,借助“花经济+”模式,烹饪全域旅游套餐,“美丽经济”效应十足。

  “一村一特色、一乡一风景,一年四季有看头。”截止7月底,巴东县总接待游客4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27亿元。

  在此之前,清江两岸的恩施市借“花”生财,在“花花世界”嗅到商机,在这场“五颜六色”的变革中,奏响全市全域旅游的乐章。

  从三岔镇李子花到莲花池普罗旺斯,从盛家坝旧铺油菜花到女儿城女儿邨花海,从恩施大峡谷花世界到屯堡乡万花云海,从麂子渡桃花到花果山花海。

  一夜春风来,恩施市东南西北,繁花遍野开,“花经济”持续爆棚。

  “人气很足,周边老百姓确实得到实惠。”五峰山村支部书记方尔富说,花果山“盘活”老百姓赚钱路子。

  鲜花开枝头,硕果满山头,如今,200余亩的花果山不仅“卖花”,更“链”上“花经济”。

  以花海基地为载体,花旅深度融合,串起果蔬采摘、田园文化、农家乡味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民宿旅游产业朝气蓬勃,一条产业经济链在无限延伸,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正凸显经济张力。

  “春天看花,夏天乘凉,秋天采摘,我一年要来很多次。”市民吴先生是三岔李花的“粉丝”,“花经济”带活了路边经济,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因花生财,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恩施市目前有星级农家乐373家,仙居人家60家,民宿347家,床位6796个,“花经济”,已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增长点,农民脱贫致富后劲足。

  “一朵小花,撬动大发展”,恩施市尝到“田间地头有文章”的甜头,挥洒着红花绿叶的“花色”,描绘着旅游的美丽画卷。

  交通拥堵、接待能力有限、赏花产品……“花海”星罗棋布,四处布点,遍地开花,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我们却不容忽视。

  让好景常在,让游客长留,成了恩施市“做活花经济”必须面对的问题。

  “车子太多了,根本走不动,好心情回来都有点扫兴。”花果山开园之初,游人“挤爆”园区,随着名气提升,游客日益增多,如何消化扎堆上山赏花的游客,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月,麂子渡桃花节,周末引来大量游客,“游客集中在盛花期和周末来,高峰时接待能力确实跟不上。”麂子渡景区负责人说,此外,目前主打桃花,赏花产品相对单一,缺乏相应的分流产品,导致不少游客流失。

  面临类似难题还有停车,大部分景区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足,加上自驾游兴起,沿途数公里长的公路旁边都停满了车,再好看的风景,也只能堵在路上。

  破解难题,政府科学规划,部门携手协作,景区持续创新,恩施的“花园”才会持续“满园春色”。

  以全域旅游为蓝本,哪里布局,哪里设点,先规划后开发,而非东西南北,遍地开花,即不符合全域旅游科学有序规划,还导致花产业同质化,游客看树知森林,千村一面。

  站在高处看全局,全市一盘棋,着力“一村一花,一城百花”,让各种花海节气按序登场,延长了“花期”,美了世界,还能让长短途游客“大饱养福”,何乐而不为。

  让“花期”更久,打“文化牌”必不可少,“花经济”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

  “赏花游”是皮,而“文化游”才是魂,无论远古的神话传说,还是近代人物故事,都要镶嵌旅游中,文化才长久,若只能让游客看花,没有挖掘赏花经济内涵,景区生存也就堪忧。

  “花经济”是经济综合体,只为看花而做花,“花落燕去”指日可待。要放大“花经济”,打造“大产业”,和美食、特色产品、民俗风情等融合,激活民俗表演、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美丽效应多元显现。

  再往深处走,“花经济”附加值“值千金”,花籽、精油、香包、香水等产业链为“花产业”“锦上添花”。

  打“花牌”念“花经”,走出山门借他山之石,兴百花齐放,恩施“花海”大有可为,满园春色才会持续绽放。

  纵观四方,恩施市旅游骨架主干依旧“壮实”,但放眼望去,周边县市旅游悄然兴起并渐成大气候,合围之势不可阻挡,雄踞施南中心,恩施市要“跳出旅游”看形势,学他人之道,补己之短,相信不久将来,恩施市旅游将会在突围中“提档加速”,成为矗立鄂西南的一颗明珠。

(值班总编:滕义 编审:廖康庄 编辑:赵盛迷)


通知公告

  更多>>

简报专区

  更多>>

市民建言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