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产业兴 “活水”来(图)
——恩施市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纪略
记者 谢顺
茶农在盛家坝茶叶育苗基地扦插茶苗。
茶园面积扩大,产业发展为农户增收提供了保障。
葡萄成熟了,市民们到龙凤镇吉心村采摘葡萄。
盛家坝乡黄牛成村民奔富路的支柱产业之一。
屯堡乡发展绞股蓝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致富增收。
11月7日下午,恩施市白杨坪镇康家坝村120名贫困户与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贫困户领回了期盼已久的小母猪,“赊”来仔猪,“赚”来了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
在气温骤降的冬至日,该镇贫困户早早赶到康家坝村旺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育园区,对这种江苏运来的仔猪一探究竟“这种猪好,肯下崽,本来还想去买,这下太好了”“我也听说这个猪好养,下的儿又多”。据了解,白杨坪镇该合作社此次于江苏购买200余头优质太服仔猪,分发给120户贫困户,并无偿为其提供防预及养殖指导,成功繁殖后只需返还合作社4头仔猪,其余所得均归贫困户所有。
作为养殖大镇的白杨坪镇,近年来将畜牧产业逐步从农户自发分散养殖向基地和专业合作社聚拢,经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专业打造后,因地制宜的探索培育养殖致富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持续致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白杨坪镇努力探索示范性长效机制的“造血”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以为村民带来源头“活水”的持续脱贫理念,引领该镇飞速发展。
由输血到造血,产业兴,“活水”来。
据了解,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工作上,恩施市制定《关于落实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办,负责全市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日常工作。各乡镇办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重点贫困村明确了一名“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负责人。
该市出台《恩施市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恩市办发〔2016〕8号)。明确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思路和目标。要求到2019年,全市145个贫困村14.6万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并走上可持续增收致富之路;确保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收入水平超过同期国家扶贫标准,力争达到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
11月4日,恩施市三岔乡鸦沐羽村马头沟组的百亩葡萄园里,几位工人正在安装葡萄架。三岔乡根据各村地理特征,在原有的畜牧业、精细菜、土豆以及李子小水果等产业的基础上,今年新发展了葡萄、山药以及休闲旅游产业,力争与全市实现同步脱贫。
各乡镇在产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发展迅猛。恩施市着力构建产业扶贫新格局,重点推进特色农业、林药业、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着力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落实扶贫到户机制,明确工作队驻村帮扶职责,建立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据了解,恩施市制定《恩施市特色种植业扶贫实施方案》等11个行业扶贫实施方案,从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入户公路建设、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小额信贷、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制定了支持政策和措施。
为切实做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工作,恩施市按照“部门联动、源头整合,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思路,积极开展涉农项目统筹工作,充分发挥涉农资金规模效应。2016年度全市整合财政、农业、畜牧、旅游等部门项目资金3906万元用于专项支持2016年整村推进的58个重点贫困村发展产业。其中第一期1953万元已下达到各乡、镇、办。
该市已编制完成《恩施市“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并已通过评审,全市145个重点贫困村根据全市统一规划,也编制完成了《重点贫困村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同时,全市2016年整村推进的58个重点贫困村制定了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贫困户当年发展特色产业和积极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奖励。
恩施市扶贫开发办主任吴秀忠介绍,在着力推进“121”产业发展模式上,恩施市各重点贫困村均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了一至两个主导产业。143个重点贫困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全市重点贫困村的98.6%。22个重点贫困村组建了金融互助社,占全市重点贫困村的15.2%,其中龙凤镇15个重点贫困村均注册了金融扶贫互助有限公司。121个重点贫困村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占全市重点贫困村的83.4%。
(编审:李晋升 见习编辑: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