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保护出实招历史名城春光美

发布时间:2017-05-17 09:24:00|  来源:
  记者 朱海剑 通讯员 赖菊珍
  1991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恩施市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恩施市之所以获此殊荣,恩施老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一段时期以内,因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恩施老城的保护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恩施老城文化遗存面临巨大威胁。10多年来,各界对于恩施老城保护开发的呼吁一直不绝于耳,但一直难以见到实质性进展,“没有足够资金,基本处于哪里垮一点就修一点的状态。”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清华说。
  自2014年起,恩施市政府积极推进老城文物保护工作,启动南城门城楼抢救维修、武圣宫维修和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维修、连珠塔环境整治工作。恩施市文体局、文物局积极向国家、省文物局争取支持,并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和资金申报等基础业务工作。当年11月4日,恩施市文物局收到省文物局下达恩施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州城址城墙(南门至西门段)保护工程专项补助经费1006万元。此后一系列关于老城文物保护的实质性工作相继开展起来,经过3年来的不断保护与修缮,以恩施南门城墙修复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恩施老城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恩施老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修葺一新的老市委办公楼。
  老城古迹损毁严重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5月16日下午6时许,夕阳西下。
  在恩施老城西门城门洞外,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正在城墙阴凉下玩耍,或骑自行车,或自由奔跑。城门洞里,路过的行人在门洞里小栖,享受片刻的阴凉。城门洞内的地面是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昔日长满野草的城墙如今也是干干净净,清晰的垛口和墙砖在夕阳的映照下古老而庄重。附近居民们家门前的盆栽绿植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前都不敢让娃儿在这里玩,怕城墙上掉东西砸到他们,现在不用担心了,这里的环境多好!”一老城居民对记者说。
  据传,恩施老城有“24宫”“48庙”及“二祠十宫十八庙”之说,但随着岁月流逝,时过境迁,这些庙祠宫观大多成为遗迹,有的甚至难以查考。曾经的老城,遍布明清时代的建筑、民居。那些街,那些巷,每一方青石,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刻满了岁月的年轮和历史的沧桑。那些建筑虽然并不精美,甚至是粗糙的,但在城墙的守护中,在城墙的拱卫下,却尽显古朴与大方。尽管抗战时期湖北省府的西迁导致这座古城遭受了日军的数次轰炸,尽管风行一时的苏俄式建筑一度曾成为这座城的重心,但它厚重依然,甚至更添了几分韵味。可在一段时间内,恩施老城文物古迹却在一片抢救声中不断毁损:白衣庵雨夜垮塌,文昌祠破败不堪,武圣宫岌岌可危……老城已变得“半新不旧”,城墙不多了,城门减少了,庭院大多“缺胳膊少腿”“奄奄一息”,掩映在一截截高低不一、粗细不同的钢筋水泥之间。
  老城,昔日风采只留在年长者的记忆里。
  恩施老城的现状在让众多政府官员与学者感到痛心之时,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施州城址城墙维修方案》报到国家文物局,次年2月到3月间立项,并很快得到拨款,“这么快,是个奇迹,说明国家对老城保护越来越重视。”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清华说。2014年7月,“施州城址——南城门及城楼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对空置多年的恩施市老市委办公楼也开始了清理整修。
  201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恩施抗战遗址”和“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两处文物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位列其中。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位于六角亭公园街原老市委内,又称恩施专署办公楼,市民惯称“老市委”,为1952年至1955年建筑,保存有施南府衙门、民国时期建筑和西式建筑风格,是州城内保存极少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建筑。2015年9月2日上午9点,位于恩施六角亭的老市委院内鲜花锦簇,现场庄严肃穆。州及恩施市在此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开馆活动。
  恩施老城,由此进入全面保护新阶段。
  保护措施频出实招老城面貌重现生机
  5月15日,位于恩施老城西后街的南门城墙维修工地,工人们正加紧施工。
  其实,自2011年起,我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着手实施恩施老城保护工作。2011年,《恩施六角亭老城旅游规划》《六角亭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出台,州规划局、恩施市文体局、恩施市文物局聘请相关机构编制《恩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施州城址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施州古城繁华整体再现,形成施州古城墙旅游景观线路。按照规划,将全面修复施州古城墙,修复东、北二城门和东南西北四城楼,疏通城墙外人行石板路,登城门城楼的石阶梯路,贯通城墙步道。
  2014年以来,恩施市政府积极推进老城文物保护工作,启动南城门城楼抢救维修、武圣宫维修和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维修、连珠塔环境整治工作。恩施市文体局及文物局积极向国家、省文物局争取汇报,并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和资金申报等基础业务工作。当年11月4日,恩施市文物局收到省文物局下达恩施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州城址城墙(南门至西门段)保护工程专项补助经费1006万元。这一利好消息让多年来人们呼吁的老城文物保护有了实质性进展,恩施老城重生初见曙光。经过3年多的修缮和保护,恩施老城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
  “这些年来,我们对于老城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完成了对连珠塔周边环境的整治,清理周边垃圾,拆除一些具有污染性质的餐馆,维修连珠塔休息区。”刘清华说,“对武圣宫的维修再建,我们聘请了专门的看护员,待相关消费手续及设备完备后即可对外开放。完成了对老县委遗址的顺利维修,并建立了抗战博物馆。对叶挺纪念馆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种植大量绿化,并完善了原有机构,配备了专业看护队伍。对原国民党青年训导团的外墙及砖瓦进行了维护,并检修了相关电线设备。辖区内建立了12个微型消防站,并配备了专业消费设备。”
  老城保护任重道远历史文脉切不可丢
  “目前,正在维修城墙南门至西门段。”刘清华说,“3月1日开启了对老城文昌祠的修建工程,预计6月全面完工。同时正在对窑湾医院进行修建工作,第三期(大回山段)城墙维修预计在3至5年内全部完工。下一步将对城墙环境进行进一步整治(清理垃圾),并对道路进行规划,联动挂榜岩公园,争取建成一条供市民饭后休闲的沿城墙游览线。对饶应祺故居进行修建,待省里6月份划拨资金后正式启动”。
  对恩施老城的保护,仍将继续进行下去。
  对此,民盟恩施州委员会对保护性改造恩施老城暨恩施市历史文化名城升级提出建议认为,需要恢复老城历史记忆中的物质遗产,突出民族传统特色,彰显老城风格、实现文化价值。但由于自然和社会不断变迁,老城现存布局十分杂乱。由于诸多原因,不可能把老城推倒重来、使原貌绝对逼真。建议老城改造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以建设4A(或5A)景点为目标,相对完美地保护老城历史文脉、维持既有的街巷体系,有限地还原真实载体,二是建筑物的外观形制(高、宽、厚几何尺寸)必须遵照传统风貌,尽量还原建筑的个性特征,但结构及建筑材料必须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其完善原功能、赋予新功能,实现现代化、智能化。最后,要对丹霞地貌进行保护,老城外挂榜岩、月亮崖、狮子崖、凤凰山,老城内象牙山、敖脊山、碧波峰等均是高度大于10米、坡度55°至90°之间的丹霞陡崖地貌(中国丹霞地貌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形地貌的基础条件促成了老城长期独享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良好环境,形成了由丹霞地貌、清江河水、茂密植被构织的曼妙优美、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多维画卷。
  我们相信,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又蕴藏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