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珍:吾心深处是莲花

发布时间:2018-06-07 09:15:00|  来源:www.635288.com

吾心深处是莲花

——廉洁自律之我见

恩施市文化馆 崔玉珍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国相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物,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等他富有后让他返回了家乡。

  这是《左传》中关于子罕的一个记载。

  几千年来,廉政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毋庸置疑的优秀组成部分。挖掘和弘扬清廉的立身之理,既可以增强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厚重感,还可以增强现代廉政建设的理论感染力,这对廉政建设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反腐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发出了铁腕惩腐的信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清晰地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是立身、立志、立世的根本,《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十二条准则的重中之重,凸显了党中央对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高度重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千年前,周敦颐先生用莲花比喻了“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的立身之气节,横亘千年,依然被人们奉为“身正、心正、行正”的信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纵观历代兴亡,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凡是成功的都是因为勤俭,凡是走向破灭走向衰亡的都是因为奢靡。枕头一定要琥珀做成的,才能安睡吗?车本来是代步的,为什么一定要镶嵌满珍珠呢?

  李商隐先生深刻的抨击了腐败、奢靡之风对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千年之后,更加警醒我们共产党人要将“廉洁”持之为明镜、自律为修养、奉行为信条,做到心正、身正、行正。

  心正,如莲花般纯朴,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身正,如莲花般端庄,保持洁净的本色,站稳正义的立场,不与伪丑的时弊同流合污。

  行正,如像莲花般“不可亵玩”,坚强自重,忠于职守、公正无私。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几千年来,楚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楚文化不仅以其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给后人以感染,还以其所显示的勇敢、正义、胸怀的精神风貌给后人以陶冶。

  楚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淳朴重义、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廉洁自律。楚人一直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律己,也律人。楚文化,亦是楚地人民的骄傲。

  楚文化的先驱屈原在《离骚》就曾对人生和理想有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慨。同样,践行廉洁自律、廉洁奉公也是一个共产党人洁身自好、上下求索的修为。

  作为一个党员,我们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同时,我们也要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那朵洁白的莲花始终绽放在内心深处。

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