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佳”)“口子村”上美如画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通讯员 沈娟 邓超
1月8日,天朗气清,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姚美云在自家的农家乐院子里给客人斟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坐落在恩施市西南方,青山绿水间,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古民居、古村落、古廊桥与绿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美丽富饶的戽口村,山水秀丽,气候宜人。因形似汲水的器具“戽斗”,且“坐”在口子上而得名。14代侗乡人用勤劳的双手,修桥补路建茶园,全村已步入小康。
点绿成金,茶美侗寨。该村紧紧抓住“四个结合”,将古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保护相结合,新修道路,装点民居,美化环境,改造茶园,让“口子村”美上加美。
该村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从规范柴草堆放入手,通过党员干部会和群众会,着力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群众,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措施,并形成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近几年,戽口村按照侗家房屋的风格,动员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全面改造特色民居,美化自家庭院。先后落实特色民居建设资金70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00余万元,动员农民自主投入2100余万元,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全村已改造完成800余户。“青瓦屋面、飞檐翘角、木门木窗、白脊白墙、咖啡裙墙”的侗族特色建筑群镶嵌在青山碧水间,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
借力美丽建设,该村着力推动“茶叶、民族、旅游”对接,不断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打通以九道水至黄连溪、戽口至茶园公路为主线的村组交通,电力、通信、医疗、教育等覆盖全村各个村民小组的服务网络已然形成。
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结合全市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筒车坝特色休闲小镇建设规划》,建设独具侗族文化村寨,让侗寨文化保护与全村建设、发展同步。
在河道、公路沿线和农户庭院植绿2万余株,整修河堤2000余米,新建风雨桥4座、观景亭3座、生态旅游公路12公里。实施“一池三改”建设323户,建垃圾收集池3个,建垃圾焚烧炉1个,建人工湿地15处,新增垃圾桶20个。
经过修缮,筒车坝特色休闲小镇、唐家大院红军屋等有侗族特色的村寨散发着古朴的味道,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纷至沓来,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万元。
如今的戽口村,生态环境良好,特色产业突出,民族风情浓郁,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省林业厅和绿化委员会评为“绿色示范乡村”。
(值班总编:瞿照坤 编审:程玲 编辑:方宏艳)